中国AMC20年:不良规模或持续增长 资产交易化解风险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AMC成立20周年。中国不良资产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化解金融风险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是大概率事件,这也为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地方AMC的陆续设立,监管对外资放开不良投资领域,资产交易将成为处置不良的主要渠道,而不良资产的尽调、评估、拍卖、处置等诸多环节也将更加规范。

万亿不良处置提速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降杠杆”和“去产能”过程中不断不良滋生,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也迎来了一波高峰期。

“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良资产会伴随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不同行业和地区显现,这和经济的周期密切相关。”中国AMC发展50人论坛理事长梅兴保日前在首届不良资产交易大会暨第三届中国AMC发展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不良资产的出现相对较少;经济下行的时候,不良资产不断涌现,特别是动能转换这样的时期,不良资产会逐步增多。

东方资产总裁助理张向东也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可能持续上升。

根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为1.81%,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01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从数据上看,银行业金融机构1.81%的平均不良率要低于2018年末的1.83%,但是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不良处置力度,而且部分地区的银行资产质量仍压力较大。

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对外透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连市不良率在不断升高,不良率达到了7%,远高于全国水平。“虽然这里面有主动暴露一些隐性不良的原因,促使不良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不良率的升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也是需要化解的重要发展难题。”

事实上,监管近几年来一直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不良的处置。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自2017年以来,商业银行处置了4.9万亿元规模的贷款。仅2019年前三季度就处置不良贷款约1.4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765亿元。

张向东也表示,东方资产作为国有四大AMC之一,今年也加大了投放力度,不良资产业务规模逐步上升。东方资产计划2019年不良资产主业投放超过1000多亿元,上半年新增不良资产业务投放493.64亿元,化解不良资产余额2186.93亿元,较年初增长15.16%。

对于中国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中国是一个债务驱动型经济,经济要增长就要增加债务。”而这也意味着,一旦经济下行,庞大的债务很可能就形成了不良资产。

“在一些区域,银行的不良仍没有见顶,还有很大的处置压力,这也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带来了机会。从金融稳定来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发展将非常关键。”一家国有大行分行行长认为。

引入外资拓宽处置渠道

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李扬认为关键在交易上。他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研究,最新的理论认为世间本无不良资产,只有放错位置的优良资产。“不良资产都是错配造成的。让不良资产进行交易是处置不良资产最根本的道路。”

实际上,国有四大AMC是目前不良资产交易的最大平台,不仅能在防范风险上起到重要作用,还能通过逆周期收购的调解把握其中的机遇。

张向东表示,当前不良资产供应充足,价格预计将维持稳中有降态势,正是难得的逆周期收购的机遇期。同时,也对投资者自身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长城资产原董事长兼总裁张晓松则表示,AMC的资产管理主业能够发挥逆周期调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资产公司通过收购和储备不良资产,把那些“老虎关在笼子里面”进行管控风险,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

靳国卫透露,大连市最近一个阶段一直在探讨如何化解不良的工作,也在探讨设立大连地方的AMC。这项工作已经在去年开始酝酿和启动,希望通过大连的AMC设立,能够在处置地方不良资产上起到一定作用。“最近大连已经处理了不少在业内有较大影响的不良,比如说大连机床的重组、大化的重组、东北特钢的重组,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中国并购公会秘书长、尚融资本管理合伙人董贵昕表示:“在经济下行阶段,出现闲置资产,资源错配的资产,不良资产的并购重组往往也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他认为,不良资产目前主要处置方式是“三打”,打包、打折、打官司。但是,处置最有意义的方式应该是并购重组,通过并购重组使闲置资产、错配资产找到它应有价值,实现不良企业的价值修复和价值恢复,提升不良资产价值,这是真正实现价值提升最有效的手段。

值得关注的是,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23万亿元,而每年处置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引入外资拓宽处置渠道在业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相比境内不良资产管理机构,外资的发展路径、处置经验相对规范成熟,同时也能够提高资产交易率。

据了解,目前高盛集团、KKR集团、美国橡树资本管理公司等机构都已陆续参与到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这些境外机构对我国的市场有比较大的兴趣。但是,引入外资也面临跨境交易涉及的中间环节和审批程序,外资的进入存在一定困难。

此前,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尝试了引入外资处置不良的新探索,通过各类非标金融资产的双向跨境交易业务的转让来实现,以此降低境外机构进入到我国资本市场的成本。

中国AMC发展50人论坛理事会秘书长、东方资产原副总裁陈建雄表示:“外资在过往对国内不良资产投资案例中实际获利较少,盈利反而在汇率方面。引入外资处置不良的前提在于中国的不良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

(编辑:夏欣 校对:颜京宁)

来源:中国经营网